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释超静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超静字冷崖姓李氏昌化人也。
幼有异禀,素怀出俗志。
薙染后,首参湛庵常于南广
后依山晓晢于佛日,入室司香,随至天童。
历年既久,始受记莂,首众山中,更号“柏堂”。
后受姚江东山请,开法三年,脩复殿宇,四众悦服。
养病中峰,郡守莱嵩李煦代座说法。
律己临众,惟一严厉,禅规整肃,海内向风。
凡作务之劳,以身先之,不异首众时也。
晰寂后,守龛一载,因抱疴,欲谢去,李守又延同参元盛理院事,静得息肩,不旬日怡然而化,塔于幻智庵后。
有《二会录》行世。
盛,字慰弘姓沈氏桐乡人也。
家世儒门,天资颖异,有志向上。
既从薙染,勤求梵册,而目光近觑,闇室中,能一目数行。
著作苍古,时谓“杼山再世”,因号“杼山”。
闻山晓晰阐化佛日,乃往参谒,晰甚器之,命为内记
后随往天童典记室,寻开法于佛日,三年退归,塔于中峰。
及继席柏堂,辛劳八载,锱素趋慕无虚日。
退隐于姚江,说偈坐脱,归葬于玲珑南山之麓。
有《二会录》、《华梵集语》、《杼山诗文集》藏之笥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道隆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道隆字博达一字克文姓沈氏枝江人也。
少习儒修,介然自守。
壮值世变,亲属流离,逃入禅林,记迹空门。
初至武定师子高庵为之披祝,具足于曲靖东山寺知止。
后栖夔万慈云敏树,勤求法要,将及廿载,尽得所传。
敏树名印相,得法于破山明,尝付以偈曰:“堪笑陈蒲鞋,记济为大树。
盖荫天下人,其根深于土。
土因地道殊,则产人亦异。
斯人叩我前,取我授悬记。
口占而号之,敏树亦如是。
”敏树主慈云数十年,从化者众,道隆尤铮铮者。
清初定鼎燕京,中原略定。
己亥之岁,始归三楚
宜都之请,重兴废刹,力振青林,更请《龙藏》以饟学者。
四方缁侣,闻风而集。
退居紫陵,预知时至,安禅顺化
著有《芝秀集》六卷,《芒屩集》六卷行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超方清 1643 — 1710年十二月八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方字独超姓沈氏武进人
母氏徐,怀素履絜,义训惟谨,故超方生而岐凝,举止端详,居恒跌坐,不异老僧
年二十,从大莲克闲芟染,圆具华山见月。
后入资福参灵机,愤志大事,胸次了然,犹以未尽阃奥,继往径山坐枯木禅三年
时,天笠在镇江竹林以书招之,笠有大名,慎许可,独见超方合水乳,便受付属为临济三十三世,出主金坛东禅、武陵南涧、临安东天目山阴宝寿。
康熙三十八年,诏住京都柏林,逾年辞归,赐金经衣钵。
世宗在藩邸,分府城东,企其清妙,尝与往还谭论法要,甚相契合。
后六年,以康熙庚寅嘉平月八日示寂,寿六十八,腊四十八,宪庙闻之,不胜嗟悼。
明年辛卯,遣官建塔,且镌铭焉,篆额书丹皆出宸翰,文具《山志》,骨藏于山阴寿山
超方高颡深目,虎视鹤行,平居寡言笑,钳锤森严,不以辞色假人,诸方老宿见者莫不悚慄。
历数大刹,四方衲子云蒸辐辏。
所著《语录》一卷,宪庙为之序,其略曰:“原夫道昉鹫山法开鹿野
伽林书贝,义学于是敷条,师座拈花,禅宗为之发颖。
然而,自周及汉,大乘仅显夫新头,由魏迄梁,妙谛未传于震旦。
海州遥洎,嵩室,揭净体之光明,示无心之元寂
于是智镫续耀,朗月连辉。
法信六传,至临济而门庭益广,派流千别,惟滹沱之瓶钵堪珍。
自唐以来,于今转盛。
独超方禅师者,幼钟福慧,长涉文华
厌世网之沈迷,慷慨别父,缘夙因之深厚,勇决寻师。
珠毓难生,席设何尝著胁,墙遮慧可,雪来都至埋腰。
恒因苦以悟空,遂离尘而證
高提祖印明湖之草木增荣,远振宗风,赤县之人天引领。
共迎宿,来主柏林
暮鼓朝钟,数百众之军持翕集;擎拳竖拂,三千界之道信争来。
变定水于迷津,回岐途为觉路。
成公案,录自支那。
现教外之圆通,脱人间之撰迷。
精求弁简,愿属制文。
余忝列藩维,沃叨宸眷。
坦以北陌,适若为南邻。
数以诗礼之馀间,来与菩提之胜会。
恒河比貌,警语频承。
吾岫闻经,梵音罕谱。
潜符冥冥,颇量测以靡涯,崇委殷殷,欲迁言而不得。
懵个中之宾主,赘门外之言诠。
玉带镇山,何妨一笑,金栖在望,伫喻三禅。
”又著《净土格言》一卷,并行于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随道清 1663 — 1724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随道字德先
姓沈氏石门人
幼投馀杭龙泉寺履初受度,得戒于宜洁
久居昭庆,常为羯磨,持身端肃
学人依止者,多为仰企高风。
禀问毗尼,皆综原委。
示以大法,如瓶泻水。
康熙六十年,说戒一期,所得新徒,一时翘楚,后多为弘律宗师。
乾隆时昭庆主席怀德,亦其弟子也。
寂于雍正甲辰十一月二十八日,世寿六十有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